讓我們把時間回溯到1900年在希臘附近的安提基特拉島,安提基特拉島位于希臘的克里特島和基西拉中間,是一個面積僅有幾十平方公里的海島,島上居民也以漁民和海盜為主。1900年10月份,島上漁民在潛水捕撈龍蝦貝殼的時候發現了一艘古代沉船,這艘沉船距離海岸大約70米,于是他們通知了希臘政府,希臘國家博物館馬上安排考古學家進行打撈,果然在這艘古代沉船上發現了大量藝術品和青銅制品,可是誰也沒想到,這艘沉船上發現的一件古代遺物震驚了世界。以上的圖片就是該件物品。它是1902年由考古學家維拉理奧斯·史大理斯檢查發現的,它被發現時看上去像一個齒輪,嵌在一塊巖石中,這就是后來舉世聞名的——安提基特拉機械。史大理斯一開始認為這是天文鐘,但多數學者認為這是時代錯誤,這物品和同時期發現的其他東西相較之下太過復雜。對該物品調查的熱潮很快下降,直到1951年英國物理學家德瑞克·約翰·德索拉·普萊斯對該機械表現了高度興趣,并開始了持續研究。為什么當初很多學者認為這個“天文鐘”是時代錯誤的制品呢?因為當時
2021-12-03
無損檢測的歷史遠比我們想象的漫長,據傳古羅馬人曾用面粉和油脂來尋找大理石中的裂紋,而幾個世紀后的鐵匠們在錘煉金屬成型時,則根據其發出的聲波來分辨不同的金屬圓環。然而,最早將無損檢測技術應用于實際生產的是1868年英國的Saxby利用指南針的磁性來檢測槍管里的裂縫。進入現代社會后,無損檢測和科技結合更加緊密?,F代無損檢測技術可以簡單地分為兩類:表面無損檢測與近表面無損檢測。表面無損檢測技術是一項用于檢測產品表面缺陷的技術,如熒光滲透檢測,它能有效定位存在于表面中的裂紋或其它類型的缺陷。近表面無損檢測技術則用于檢測表面之下的缺陷。包括超聲檢測、激光檢測和射線檢測等方法。熒光滲透檢測通常做法是首先在工件表面涂上一層紫外光照射發光的涂料,接著對表面進行清洗,這樣表面上任何多余的熒光劑都會被去除,而滲進表面缺陷里的則會被保存下來。然后再將工件放在紫外光下進行檢測,觀察是否有熒光劑發光。如果有,則借此可以判斷工件存在損傷。而超聲檢測則不同,它屬于一種近表面技術得檢測方案,它的工作方式
2020-10-13
所謂復合材料,顧名思義,它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具有不同性質、不同形態的材料經過復合工藝制備而成的綜合性能優于原組成材料的新型材料。其具有重量輕、強度高等優點,正是因為復合材料具有很多普通單一材料沒有的優點,所以他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例如:航空航天、電子電氣、汽車等領域,在軍用及民用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工業CT圖像能夠顯示出復合材料的組分及密 度特性 ,適合于復合材料制 品中多種類型缺陷的檢 測。準確的缺陷檢測 ,不僅提高了復合材料的使用可靠性 ,而且為復合材料制 品的設計 、改進提供了更多選擇。將工業 CT技術和制造工藝相結合 ,能夠及時發現缺陷 ,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 ,改進生產工藝。1、工業CT檢測夾雜缺陷復合材料制品中夾雜缺陷的產生原因,主要是由原材料纖維預浸料、樹脂或溶劑中自帶的雜質,固化過程中模具內的脫落物,工人在操作時不小心帶進的雜質等。夾雜缺陷Ct圖像中灰度特征發亮的部位即為夾雜缺陷,夾雜缺陷多為,斑點狀,塊狀或條形,該夾雜密度比復合材料制成的密度大,但是由
2020-09-11
油氣勘探中,致密砂巖氣藏具有埋深大、低孔隙度、低滲透率、非均質性強的特點。由于基質具有致密的特性,廣泛發育的天然裂縫成為油氣從儲層流向井眼的主要運移通道。裂縫作為油氣重要的運移和滲流通道、同時增大油氣泄油面積,因此是致密儲層評價中重要的地質參數之一。裂縫系統的詳細評價成為油氣田勘探、開發生產的重要部分之一,對裂縫幾何形狀的定量評價是裂縫型油藏評價中最重要的部分,定量評價裂縫幾何結構及其與滲透率之間的關系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當x射線掃描巖石時會產生不同衰減幅度的信號,基于這樣的原理,高分辨率工業CT成為了研究巖石內部結構三維分布、并且具有不破壞樣品優點的實驗工具。工業CT被廣泛用于評價儲層巖石裂縫幾何形狀,其生成的二維切片能揭示巖石內部結構.同時通過一系列連續的二維切片產生三維模型,能進一步評價裂縫屬性。測試過程是首先對巖心樣品進行現場描述,識別開啟裂縫和被方解石充填的裂縫,通過工業CT掃描巖心產生一系列切片,利用標準成像分析技術分析切片來達到定量評價裂縫區域的目的,每一
2020-06-12
2011年美國一架波音737客機5min內急降7600m,導致此次事故的原因是飛機中段過道上方機身有一個1.8m長的破洞,若非飛機成功迫降,則很可能出現大的安全事故。歷史上,一些金屬大橋的斷裂、車禍、飛機失事等,都是因金屬材料斷裂失效而引發的重大事故。因此,對材料的斷裂失效問題一直是各界研究的重點內容。斷裂力學已在航空、航天、交通運輸、化工、機械、材料、能源等工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F有的材料測試和評估技術,即通過觀察或切取制樣進行必要納米/微米尺度的掃描圖像和宏觀材料的測試,推測裂紋的產生原因與演變規律。存在的問題是,納米/微米尺度下的觀察太細、太局限而不能提供一個完整的圖片來描述材料的性能,比如材料在工程條件下的失穩等,而宏觀測試卻不能提供材料的缺陷分布、破壞機理等根本性信息,這些信息可以用來識別薄弱環節以利于材料的重新設計或改善。此外,現有的微觀材料測試系統主要依賴于電子顯微鏡和光學顯微鏡。雖然電子顯微鏡已經實現納米級分辨率,可也只能觀察到剖開破壞之后的試樣表面的微觀
2020-04-03
工業CT檢測技術是以X 射線和γ射線作為輻射源的工業CT,其工作原理就是射線檢測的原理。計算機層析成像技術使用不同的能量波作為輻射源,其工作原理也有所不同。在工業無損檢測中廣泛應用的是透射層析成像技術(ICT),使用的輻射源多為x射線或y射線,包括低能X 射線或由加速器產生的高能X射線,常用的γ射線同位素則有192Ir、137Cs 和60Co 等。為了獲得斷層圖像重建所需要的數據(計數和1值),必須對被檢物進行掃描,按獲取數據方式的不同,CT技術已發展了五個階段,即五代CT掃描方式。第一代CT使用單源(一條射線)單探測器系統,系統相對于被檢物作平行步進式移動掃描以獲得N個投影值(1值),被檢物則按M個分度作旋轉運動,被檢物僅需轉動180%。第一代CT機結構簡單、成本低、圖像清晰,但檢測效率低,在工業CT中已經很少采用。第二代CT是在第代CT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使用單源小角度扇形射線束多探頭,射線扇束角小、探測器數目少,因此扇束不能全包容被檢斷層,其掃描運動除被檢物作M幾個分
2020-01-13
X射線與γ射線都可用于工業無損檢測,但需要注意對其對人體的輻射損傷。X射線與γ射線從工業檢測技術角度考慮,其主要區別為:(1)產生方式不同。X射線是由軔致輻射產生,γ射線是由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發生衰變產生的。X射線實施工業CT檢測時需要一定的條件如電源,有時還需要水或油等,γ射線實施工業CT檢測時不需要電、水等。(2)能量的控制和取決因素不同。X射線的能量可控、可調,大小取決于管電壓;γ射線的能量不可控、不可調,大小取決于源的性質(3)強度的控制和取決因素不同。x射線的強度可控、可調,大小取決于管電壓、管電流、靶材原子序數,γ射線的強度不可控、不可調,大小隨時間變化。(4)波譜形式不同。X射線為包含一系列不同能量的連續波譜,γ射線為單一能量的線狀?;谏鲜霾煌攸c,在工業CT無損檢測領域,X射線與γ射線均被大量應用。對于工業CT檢測領域,γ射線主要應用在早期研究階段,目前的工業CT系統中應用很少,但由于其單能量的特點,在實施檢測時無射束硬化偽像產生,在一些特定情況下可考
2019-12-23
工業CT在無損檢測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優越性,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于各個領域。缺陷檢測方面最成功的范例是固體發動機的檢測,目前,有多套15MeV的加速器工業CT系統已用于美國三叉戟潛艇導彈發動機成品的100%最終檢測,用工業CT可檢測推進劑的孔隙、雜質、裂紋以及推進劑、絕緣體、襯套和殼體之間的結合情況,每臺發動機的具體檢測時間為10h或更長。通過工業CT得到的三維空間信息同樣可以用于復雜結構件內部尺寸的測量及關鍵件裝配結構的分析,以驗證產品尺寸或裝配情況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工業CT突出的密度分辨能力對控制注塑過程有重要應用價值,它可及時了解注塑過程中不同階段的組分及密度變化,便于針對性地改變工藝。采用微焦點X射線工業CT可檢測小試件內十幾微米的缺陷,這對高彈性模量、對缺陷要求苛刻的電子零件來說,是一種理想的無損檢測手段。工業CT掃描成象充分再現了試件材料的組分特性,所以適合于符合材料內多種類型的缺陷檢測。美國波音公司在纖維增強復合材料、膠結結構、蜂窩結構件的工業CT檢測上進行了大
2019-12-21
在1895年倫琴發現X射線以前,想要在不打開盒子的情況下看清盒子里改的東西。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盒子是用透明材料做成的,如今在車站或機場、不用打開旅客的行李進行安全檢查,已經司空見慣了。 在人類的科學研究、生產活動乃至醫療診斷中,類似不打開盒子符清盒子里的東西的問題可以說是成千上萬,隨時可以碰到。這種技術用一個術語來概括叫做無損檢測。這個術語最先出現在材料科學領域,因為任何材料嚴格地說都是完美無缺的,所以人們在使用這些材料時,會想到材料內部不可避免存在的各種缺陷對它們的應用到底有沒有影響,或將說有多大的影響,作為問題的第一步是先要弄清缺陷的大小、形狀、數量、位置以及它們的性質,也就是所謂的探傷,然后才有可能進行對缺陷的影響作出材評價。 所謂無損檢測是相對破壞性檢測來說的。例如,檢測一塊鑄鐵毛坯,要看清內部的氣孔,將其一片片鋸開固然是一種辦法,這樣做不僅耗費工時,材料因被徹底破壞而無法使用。人們當然不會百分之百地把樣品都如此檢測一遍,只能相對于每種產品的不同批號、不同原料
2019-12-19